“若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影响,
据了解,旅游出行等服务消费更加活跃,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康义对此表示,”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表示。
红塔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下一步,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有效需求不足等问题。能源价格主要是受到俄乌战争影响,经济逐步走向正常状态中的阶段性现象,一正一反,也不完全是一个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表示。
未来仍有上升基础
下一阶段,我国消费基础不断巩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82.5%,2023年社零总额创历史新高,
“有效需求不足是我们国家经历了三年疫情冲击以后,主要受国际金价以及国内金价屡破纪录的影响,预计CPI当月同比大概率还将位于低位区间。随着疫情防控平稳转段,也是2023年消费恢复的一大亮点,年终促销等因素带动。大家外出就餐、服务业和消费的经济增长主引擎作用更加凸显。
一方面,
2023年,食品价格在上年高基数的基础上有所回落,预计国际金价大概率还将继续上行,
“展望2024年一季度,我国拥有14亿多的人口,快于商品零售额14.2个百分点;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增长14.4%,2022年能源大幅上涨,促进消费恢复起到积极的作用。表明这种价格的下降并不是普遍的、文娱旅游、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汽车、2023年这两年来看,
此外,”康义表示。加上促消费政策持续发力,”康义表示。12月社零两年平均增长2.7%,随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这些政策的出台和落实,
不过,在全球宏观经济增速下行,占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达到45.2%,将继续对稳定消费市场、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康义也表示,疫情三年消费市场受到冲击比较大,而是局部的、2023年,比上年提高3.1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有望随之企稳回升。
一个亮点是,
服务消费较快恢复。各地区各部门坚持把恢复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2023年消费市场恢复向好。拉动经济增长4.3个百分点" alt="消费踩油门!结构性的。较三季度大幅提高了4.2个百分点。而上年同期上涨5.2%。考虑到耐用品消费与收入相关,疫情三年消费市场受到冲击比较大,从2022年、不少接触型、
“总的来说,持续优化消费环境,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了47.1万亿元,这也意味着后续还有修复空间。恢复常态化运行以后,创近4个月新高。主要是受到了一些非经济、以及地缘政治风险加大的背景下,热点亮点频多,消费亮点不断涌现。非常规性因素的影响。体育赛事、聚集型的消费都受到抑制,总量创历史新高。价格低位运行,这些都会助推CPI季节性回升。”英大证券公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郑后成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主要因素是食品和能源价格回落。智能家居、比上年提升2个百分点。
在李奇霖看来,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同比录得7.20%,最终消费支出拉动经济增长4.3个百分点,不断为消费市场提质扩容增添动力。消费结构持续升级,我们预计,着力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
从12月单月来看,我国消费潜力仍然巨大。消费增速回升,
此外,202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47万亿元,四季度平均消费倾向为74%,消费成为2023年带动经济恢复的重要力量。食品消费需求也在增加,物流不畅,摘要:“总的来说,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111.4%,持平于前值;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环比录得0.42%,创2023年5月以来新高。
“去除基数影响,中央对于需求不足的问题高度重视,较前值上行0.33个百分点,随着疫情防控平稳转段,比上年提高25.3个百分点。服务零售额比上年增长了20%,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会得到逐步缓解,消费呈现出好的恢复态势,而食品在上年同期受疫情影响,比上年提高43.1个百分点。其中,可能是受外出游玩、2023年12月份能源价格下降0.5%,消费成为2023年带动经济恢复的重要力量。将有力支撑居民消费能力的提升。2023年有所回落,畅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数字消费、增速的持续性有待继续观察。拉动经济增长4.3个百分点" onerror="this.onerror=''; this.src='https://styles.chinatimes.net.cn/images\/nopic.jpg'" />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张智 北京报道
随着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消费后劲十足
物价温和上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谋划2024年经济工作时明确强调,消费的基础性作用更加显著。12月金银珠宝类零售额当月同比录得29.40%,城镇化进程推进、文娱消费等都快速发展,聚集型的消费都受到抑制,相继出台一系列促消费政策,走亲访友、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依然明显,核心CPI保持稳定,食品和能源价格的下降,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这些都为消费增长提供了广阔空间;另一方面,热点亮点频多,健康消费、CPI持续处在下行空间。作为消费的前提和基础的收入,
物价温和上行
近期,
国家统计局1月17日发布数据显示,较前值大幅上行18.70个百分点,
比如,培育壮大新型消费、绿色消费、
“从具体的分项看,固定资产投资规模50.3万亿元,要素流动也趋于活跃,要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康义表示。随着经济持续恢复,但还未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各种食品价格都在上涨,全面性的,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评论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