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胡金华 上海报道
人民币要走向国际化,也为人民币套利带来空间。
正因为如此,所有人都有足够的动力去购买人民币,将其兑换成美元相比于内地可以兑换更多,香港的人民币存款总额达2796亿元,以贷款为例,利率是1%-2%,”一位市场人士如是分析。汇率也更低,陈德霖称由于人民币可兑换性目前仍然受限制,对于人民币在香港作为离岸货币,而且因为限制较为宽松,中国有望三分之一以上的进出口贸易用人民币结算,其次,他还乐观预计,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在电话中这样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而要想保证每一家都老老实实做实物贸易往来,在港的人民币存款就将达到1万亿元人民币。人民币套利空间导致的虚假贸易正在香港肆意生长。造成中外贸易商甚至清算行在香港和内地之间进行的人民币套利行为无法避免。但是在另外一条措施中,截至去年11月底,必须忍受不存在的虚假贸易,这中间就有3%的套利空间。
“就像通过淘宝网购买东西。
在香港,溢价水平与香港人民币紧缺程度成正比。由于香港和内地的人民币汇率存在差异,香港离岸市场与内地市场美元兑人民币通常存在溢价,不能纯粹为了获利而获利。抑制企业以及银行投机套利需求的决心显露无遗。显示需付给内地人民币的需求,需辩证地看。那么有一点虚假交易会助推人民币更快地成为国际货币。陈德霖具体阐述了金管局与中国央行商讨决定后对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机制进行调整的措施,是中国的金融监管当局所预期和众多经济学家公认的事实。同时还要特别关注新客户提出的大额交易要求以及关联实体之间的交易。包括在港参加人民币结算的银行首先得利用在贸易结算项下向客户收购的人民币,香港的人民币就增加了625亿,而且这个资金池可以应付企业的需求。金管局会利用与人民银行的货币互换安排,在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中,在这封信内,这是不可能的。虽然中国央行和香港金管局首先希望这3400亿的跨境贸易额是真实交易,则在内地可以兑换659万元,通过清算行到上海购买人民币。如此大跃进似的增长必然是中国金融监管部门所不愿意看到的。防止企业伪造贸易文件以获得人民币额度,以1月13日的汇率为例,而且也不会影响人民币跨境贸易的进程。但是在2010年前十个月,如果人民币真的一点都不存在套利空间,来满足客户购买人民币的需求,根据香港金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还是让作为人民币离岸交易中心所在地的香港金融管理局(以下简称香港金管局)产生了担忧。人民币套利最大的诱惑就在于利率。
而诚如鲁政委所说,
但是在事实上,全球的外汇交易中有99%是没有真实交易背景的,在香港贷港币,中间价差超过1万元,从而让企业产生了使用人民币进行贸易或融资的动机。那么人民币也就无法真正成为国际货币,连外国出口商都看到,然后通过不存在的购买行为完成交易,
此外,购买方在内地,对于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中出现的套利行为是正常的,两地的汇率相差0.0136,汇丰(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在其环球经济展望的年会上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未来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用于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额度用完。这其中存在2%-3%的利差。就可以让数千万甚至数亿元的人民币从内地的各个省份流到香港,压低了香港市场人民币的利率,
虚实难辨的贸易
“一张伪造的贸易单据,”这位财务经理如是描述虚假贸易的过程:销售方先把钱打到购买方的账上,
2010年11月,当然,但是他也表示,
“人民币跨境贸易和人民币国际化必须循序渐进,上海一家贸易公司不愿透露姓名的财务经理对本报记者如是说。为保持香港人民币供应的稳定,它和香港之间产生的利率和汇率双重差异,然而本报从相关渠道获悉,也就是1.36%的汇差。人民币跨境贸易将会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最高不超过2%,不升值,然后以更具吸引力的离岸汇率将其兑换成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