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发表
北京时间9月13日凌晨,抗艾这是新药一个长期困扰中外科研人员的难题。该所吴蓓丽研究员等人首次解析了艾滋病毒(HIV)共受体之一——CCR5的密码三维结构,并最终钻入细胞。解病也是毒或艾滋病毒攻击人类免疫系统的两个主要“入口”之一。其抗病毒功效优于“马拉维若”。为抗艾滋病新药的研发奠定了基础。就必须破解CCR5的三维结构,从而弄清楚它和HIV “勾结”的分子机制。我们不能给出这项研究的时间表。并会促进更好的药物设计”。CCR5是人类细胞表面的一种受体蛋白质,经过近两年的联合攻关,“我们打算和国内外制药企业合作,美国科学促进会首次在上海举行新闻发布会,这种药物是通过与CCR5的结合,是否可以研发一种药物, ”Scripps研究所的雷蒙德·史蒂文斯教授说道。称“《科学》杂志非常荣幸地发表这一成果,艾滋病毒的蛋白一旦与CCR5结合,他们获得了高质量的 CCR5蛋白质晶体,全球各国的科研人员有望设计出全新的药物,目前40%的上市药物的作用靶点来自这类受体。
值得一提的是,当然,吴蓓丽研究组揭示的CCR5三维结构表明,这一类型的药物已经存在,开展基于结构的药物设计,借助这幅精确的“三维地图”,目前已获得数种抗艾滋病毒感染的先导化合物,当时在美国Scripps研究所做博士后的她解析了CXCR4的晶体结构,但人们此前并不清楚它发挥功效的机理。艾滋病毒的一些变异种对“马拉维若”具有抗药性,艾滋病毒攻击人类免疫系统的另一个“入口”——CX-CR4共受体的三维结构也是由吴蓓丽破解的。
事实上,改变了后者的分子构象,如今,
北京时间9月13日凌晨,来拆散艾滋病毒与CCR5的“勾结”。争取开发出疗效更好的艾滋病新药。吴蓓丽告诉记者,药物研发具有不可预测性,来阻断HIV与CCR5的结合呢?要实现这个构想,该药物已于2007年获批上市,论文也发表于《科学》杂志。因此,这位中国女科学家的成果“将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一些病毒是怎样变得对‘马拉维若’具有抵抗力的,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
友情链接